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

百年名校 抚州一中

“英”姿飒爽齐奋进 “语”教于乐育桃李||抚州一中初中英语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

 
“英”姿飒爽齐奋进
“语”教于乐育桃李
 
 

“高山仰止,方知才疏;三人同行,觉前后为师。”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提升教学质量,促进教师专业成长,抚州一中初中英语组以“聚焦核心素养,提升教学质量”为主题组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。

 

 

精准剖析教材,明确教学目标
 
 
 
 

集体备课伊始,备课组教师对教材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析,大家共同探讨单元主题、语言知识点、文化内涵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。通过深入分析教材,教师们明确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,如学生应掌握的词汇、语法结构、听说读写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方向。本次集体备课内容为新目标九年级Unit 4“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”(Section A 3a-3c),语篇讲述了一位腼腆的亚裔女孩Candy Wang 转变为流行歌星的故事。主题为自我发展、自我完善、自我提升。我们采用“分工主备教案——集体研讨——形成共案——个性化复备”的步骤。备课组长廖水兰老师围绕新课标,从单元整体构思、课时划分、教学目标、重难点、教学过程及课后反思等全面剖析,全组老师再多角度研磨解析教材,最后形成最佳教学方案。

 

共享教学资源,丰富课堂素材
 
 
 
 
 
 

在集体备课中,资源共享是一大亮点。每位教师都将自己精心收集和整理的教学资源拿出来与大家分享,包括课件、教学视频、练习题、课外阅读材料等。就本课而言,应该给学生设置真实的情境,贯穿堂课的始终。可以通过“Young World”杂志社的访谈节目巧妙地把课文融入进访谈环节,经过阅读课文的输入,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学生访谈输出环节,增强学生语言能力,使学生成为主动的课堂参与者和体验者。

 

创新教学设计,激发学生兴趣
 
 
 
 
 
 

结合教学目标和共享资源,教师们开始共同设计教学环节。肖小方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她的备课思路以及教学设计。她围绕课标、基于教学重点与难点,按读前、读中、读后的顺序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。读前充分利用AI视频对话赋能教学资源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。读中阅读活动从Predicting、Identifying、 Main Idea、Finding Details、Inferring、Vocabulary Learning、Deep Reading等阅读策略入手,多种方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。读后让学生组队进行采访,促使学生将输入的知识点输出,锻炼语用能力,在情境对话中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和创新。

关注个体差异,实施分层教学
 
 
 
 
 
 

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基础、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。在集体备课过程中,全组教师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,并共同探讨分层教学的策略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,将教学目标分为不同层次,如基础目标、提高目标和拓展目标。在课堂提问、练习布置和作业设计等环节,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任务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,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简单技能的训练;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,则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。通过分层教学,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,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英语学习中有所收获,逐步提升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。

 
反思教学实践,持续改进教学
 
 
 
 
 
 

 集体备课不仅关注备课环节,还重视教学实践后的反思与总结。每次上完课后,教师们会及时交流教学心得,分享课堂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。为了使集体备课收到实效,教研组其他教师结合自身备课及教学经验,分享自己的想法与建议,进一步拓展了本课的设计思路及教学策略。如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是否可增加互动性更强的活动,如教师是否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——呈现过去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的两张照片进行对比,达到复习used to的用法且引出本节课的新内容的目标,这种导入方式会更加自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目标语。

“研而不教则空,教而不研则浅”。教师的成长离不开集体的智慧,更离不开精益求精的探讨,初中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将继续秉承教育初心,砥砺前行。通过这种持续的教学反思与改进,教师们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,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,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。

 

供稿:教务处

图、文: 黄梅

审核:办公室

发布:电教处

END

 

创建时间:2024-12-12 09:20